寻找诗经发现鸡泽之蒲(蒲棒)

2023-08-08 11:25:33   来源:个人图书馆-包子军

今天参加一个活动,在人家院子花池里边看到蒲棒,长得那叫一个直溜儿,好看。蒲棒丛中有二三小莲,有含苞的,有绽放的,还有落尽芙蓉露出莲子的。小小的花池整得很写意,主人是用过心的,不只是为了装点门面。

叫它蒲棒是鸡泽习惯,我甚至不知道它的学名是什么。百度一下才明白,香蒲才是芳名。又叫水烛、蒲草,是常用的野生蔬菜,嫩茎和草芽都能吃,花粉能入药。蒲棒剥开里面的蒲绒能止血消炎,这不是百度出来的啊,本地经验。至于蒲绒能填枕头,叶片能编织,茎叶可造纸我是知道的。却不曾见识过。


(资料图)

前面说蒲棒又叫水烛,那是它的样子与高高擎着的蜡烛很像,过年时点的红烛以及洞房夜的花烛是不是这般模样?它更像火腿肠,忍不住要剥开。

“井丘联比,可以盈泽”,以鸡泽早期地貌环境来推断,蒲棒应该是土著。符合香蒲为多年生泽生草本,生长于浅水处、沼泽、湿地的特性。久不见蒲棒的我,写到这里,觉得此物更亲切。想那晋悼公大会九国诸侯于鸡泽时,一定用得是

香蒲制作的蒲席。

如此好物,那个时代的《诗经》又是如何记录它的呢?

《诗经·陈风·泽陂》

彼泽之陂,有蒲与荷。有美一人,伤如之何。寤寐无为,涕泗滂沱。

彼泽之陂,有蒲与蕑。有美一人,硕大且卷。寤寐无为,中心悁悁。

彼泽之陂,有蒲菡萏。有美一人,硕大且俨。寤寐无为,辗转伏枕。

陂(音背)在这里是指岸边。蕑(音间)指兰草,汉毛亨在《毛诗故训传》中说:蕑,兰也。菡萏自不待讲。这首诗表达的情义与今人并无二致,甚至更率真。特别要说这里面有一句成语:涕泗滂沱。可以想见感情是相通的,隔着两千多年的光阴,犹能感同身受。朱熹《诗集传》说:兴也,此诗之旨,与《月出》相类。言:彼泽之陂,则有蒲与荷矣。有美一人,而不可见,则虽忧伤而如之何哉!寤寐无为,涕泗滂沱而已矣。

怪不得仓央喜措说,最好不相知,如此便可不相思。

今天遇见的花池,有蒲有荷,却不知可否有人睹物而起相思?

小注:

《月出》乃《诗经·陈风·月出》

月出皎兮,佼人僚兮。舒窈纠兮,劳心悄兮。

月出皓兮,佼人懰兮。舒忧受兮,劳心慅兮。

月出照兮,佼人燎兮。舒夭绍兮,劳心惨兮。

《诗经··王风·扬之水》中亦有“蒲”,却是指蒲柳,又叫水杨、红皮柳。

扬之水 不流束薪

彼其(jì)之子 不与我戍(shù)申

怀哉怀哉 曷(hé)月予还(huán)归哉

扬之水 不流束楚

彼其之子 不与我戍甫

怀哉怀哉 曷月予还归哉

扬之水 不流束蒲

彼其之子 不与我戍许

怀哉怀哉 曷月予还归哉
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