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点播报:央美毕业生回老家做美甲:大半年找不到合适工作,美甲也是一种宣传艺术的途径

2023-02-24 16:54:33   来源:九派新闻

“95后央美毕业生回老家做穿戴甲”的话题登上热搜,也把24岁的赵同学带到公众视野中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赵同学去年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毕业,线上投递了近80份简历,几乎都石沉大海。“这个行业虽然小众,可能100个人里只有10个人学,但却要面临20个人竞争1个岗位的情况,圈子小、人少,但岗位更少。”

今年2月,她在吉林老家做起了穿戴甲。从早上9点做到晚上8点,中午也不吃饭,之后是拍照、收拾、寄快递,等回复完顾客的咨询,已经是凌晨2点。

“我想把我的审美和输出放在美甲上,以一些美术作品为灵感进行创作,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艺术的途径。”赵同学告诉九派新闻,她目前没有找工作的打算。除了继续做美甲,她还计划和朋友一起运营公众号,把大家眼中神圣的艺术拉回地面。

去年7月,赵同学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。图|受访者提供

以下是赵同学的讲述:

【1】赔了近两千块钱

断断续续做了快十天,我赔了近两千块钱。

刚开始我以为会赚的,直到前几天,把买材料花的钱和所有订单的收入粗略算了算,发现居然是负数,我越想越不开心。

材料真的太贵了。一套普通的色胶,就一节手指节那么高,小小一罐平均下来要20块钱,我可能得准备100罐。还有材质比较好的魔金粉、饰品、甲片,我都备了好多。因为喜欢手绘,我还买了很多笔,一支就三四十块钱。

其实我最早没打算用这个挣钱。我原本就很喜欢做指甲,年前趁着空闲买了机器,过年去亲戚家里吃饭的时候给她们做过。后来,我给异地的朋友们做穿戴甲,第一副是给室友的,做好后发在社交平台上,有人觉得做得还不错,鼓励我,我就开始(接单)了。

从那以后,我每天都过得很忙碌。早上7点起,从9点做到晚上将近8点,中午也不吃饭。之后,我得拍照、收拾、寄快递,等回复完大家的咨询,已经凌晨2点了。消息真的很多,我每次打开手机,消息提醒都是“99+”,以至于我后来发了一条微博说,“我现在最害怕的就是打开小红书。”

我做的穿戴甲价格在138元到488元之间,原创的款式会比普通的贵一些。我之前以6折的价格接单,恢复原价后,有人觉得我在引流,来加我的微信,问我“你这样好吗?”我想解释一句,消息没发出去,就被拉黑删除了。

赵同学以画作为灵感来源创作的美甲。图|受访者提供

当我全心投入的时候,会有一种还在学校里做作品的感觉,只不过画布变小了。而且看到成品,我的成就感还挺高的。“今天还不错,过得蛮好的。”就是这种感觉。

我有看到一些网上的评论,大家会说“央美的怎么会来搓指甲”,或者“央美搓指甲果然搓得不一样”。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想法,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,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了,我只要能对我做的事情负责就行。

【2】没有合适的工作

艺术管理专业通常分为两个方面,一种偏向表演和演出,比如剧院演出、大型巡演,我们美术学院的学生学的是另一种,偏向视觉,就业方向更倾向于进入拍卖行、画廊、博物馆、媒体等等。

就我们学校的专业设置而言,我就读的时候有4个方向,对应4个工作室。大三那年,我被分到了艺术展览策划与管理工作室,主要是展览叙事、展览执行方面的实践。

毕业之前,我有过两段实习经历,第一段是跟学院的老师一起在亚投行做展览,后来疫情严重,我被封在家里,在线上给一个上海的大型沉浸式展览公司做一些文案工作。

去年临近毕业的时候,我并没有特别强的规划。我想继续学业,但还在调整学习状态,也没有想清楚自己想去哪里、做什么,所以没有选择继续读研。

我尝试过找工作。从去年四、五月开始,我在各大招聘APP上投递简历。除了传统的展览的策划部,我还投了艺术方面的教师岗、媒体的运营岗、文案策划等等,但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要求应聘者学历在硕士以上,要不就是在行业内有5年工作经验,我都没办法达标,只能找实习。将近80份简历,大多都石沉大海。

偶尔有一些回复的,但我发现都是廉价劳动力,就不想去了。还有主动找过来的hr,挺多岗位是销售,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找我,有可能他们跟我一样广撒网,看谁来就招谁。

我也没办法在老家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。虽然中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事业正在蓬勃发展,但主要集中在京津冀、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,对于我们这种地方来说,美术馆可能就只有一所,而且员工都是工作了很长时间的,更别提我们没有的画廊了,根本没有工作机会。

其实我有想过找工作或者找实习会很困难,毕竟身边也有人经历过,可是真轮到自己的时候,落差感还是挺大的。当然会有点焦虑,但既然是自己选的路,我就要硬着头皮走下去。

比较大的几家拍卖行现在也处于比较饱和的状态,他们也只需要成熟的、能力强的人。

这个行业虽然是一个很小众的行业,可能100个人里只有10个人学,但却要面临20个人竞争1个岗位的情况,圈子小、人少,但岗位更少。

所以我目前还没有找工作的打算,可能会继续做指甲。另外我还有一件计划做的事情,是和几个朋友一起运营一个公众号,我们想在各大平台做一种艺术相关的讨论,做更小众的、年轻化的互动。

我们想做的,是对艺术和策展进行祛魅。大家好像对艺术会有一种刻板印象,觉得艺术家的生活很好,把艺术神化,把策展神化,其实这是一个很接地气的东西,并不是洋洋洒洒几篇文章,或者脑海里出现了一条策展的线路,我就是一个策展人。可能我们需要在展览里扛起斧头、拿起钉子,做展览维修,这背后的事情是很多的,每一件小小的事情堆积起来,才构成一个大的事情。

大家把它想得太理想主义或者简单化了,但艺术从来不是一个理想殿堂。

九派新闻记者彭茸雯

【爆料】请联系记者微信:linghaojizhe

【来源:九派新闻】
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

标签: